这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但课题的研究信息与进展还是以报告的形式在研究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进行了自由的交流。
重组计划胎死腹中 7月20日,当*ST吉药突然宣布筹划资产重组而停牌之时,让持有公司股份的各路资金一片欢腾。也正是因为连续多次启动重组,*ST吉药虽然连年亏损,但是强烈得重组预期依旧引发了股价一次又一次的躁动。
如今,*ST吉药富有传奇色彩的重组历史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司第六次重组再次以失败而告终。今年2月25日,*ST吉药再次停牌重组,4月份宣布终止重组,再加上今年7月20日停牌筹划的这一次,已经是第六次重组搁浅。正是在资产重组道路上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ST吉药被冠以了重组专业户、重组苦命儿、最会忽悠的公司等一系列的称号。重组专业户、重组苦命儿、最会忽悠的公司在资产重组道路上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的*ST吉药(000545,前收盘价11.26元)被投资者们赋予了五花八门的头衔。2008年7月,*ST吉药瞄上了青海滨地钾肥,拟定向增发9亿股购买滨地钾肥等开采权和土地使用权,并受到了市场各方得广泛关注,遗憾的是这桩至今充满争议的重组同样也失败告终
就在各方认为*ST吉药的重组道路走到尽头之时,吉林金泉在2010年1月将其所持3036.25万股股权 (占*ST吉药总股本的19.19%)转让给了广州无线电集团,随即推出剥离原制药业务,转型房地产的重组方案,不过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而无疾而终。这也意味着,如果今年公司不能扭亏的话,将难逃暂停上市的命运。辉瑞这次8家合作伙伴之一的波士顿哈佛大学Beth Israel Deaconess 医学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现任临时首席执行官Eric Buehrens也对这一项目的科研意义进行了称赞。
长期以来,科研机构实验室里诞生的科研新发现一直都是推动制药企业开发新药的原动力。不过学术科研机构还是不放心,他们担心与制药企业合作会有损学术的可信性。我们应该清楚,科研机构也会和个人一样,做出违背科学和公共利益的事情。早在20世纪90年代,与他合作的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公司就突然终止了他们的合作项目。
Pepys表示,这实在是一种让人崩溃的经历,它让这款药物的开发进程耽误了10年,这也浪费了患者们宝贵的治疗时间。世界上其他几家知名的制药巨头,例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公司与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也都在积极地寻找科研合作伙伴(详见附表)。
据葛兰素史克公司专门负责与学术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工作的Duncan Holmes介绍,他们会提前一年告诉合作伙伴,他们将要终止合作项目,这样也有利于科研单位独自继续将研究开展下去。去年11月以来,辉瑞公司先是与美国纽约的几家科研中心达成了合作协议,随后又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签订了价值高达850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Campbell表示,如果你认为这些与制药巨头合作没有一点风险,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据辉瑞公司负责管理这些合作项目的Anthony Coyle介绍,辉瑞公司希望在近两年来这三期合作工作中至少达成30个合作开发项目。
Kaitin指出,每一个科研中心看着这些漫天飞舞的巨额经费都在暗暗问自己:我们怎么样才能从中分一份蛋糕呢? 不过制药企业都有保密的要求,而且他们经常可能会突然改变开发方向,这些特点都会与科研单位长期、稳定的科研策略发生冲突。之后不久,罗氏公司又回来联系Pepys,希望能够和他就这一化合物继续开展合作,但这第二次合作最后还是被提前终止,无疾而终。后来Pepys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夺回他在合作期间工作成绩(一款化合物)的知识产权。辉瑞公司的这次合作行动已经是他们近期来的第三起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项目了。
美国马萨诸塞州政府官员Deval Patrick(图中着浅色西装者)正和波士顿市市长Thomas Menino一起聆听美国辉瑞公司的Sally Susman宣布,辉瑞公司将在波士顿地区扩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规模。就在今年年初,赛诺菲公司也刚刚达成了类似的合作计划。
美国德克萨斯医学院Galveston 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in Galveston)的生物伦理学家Howard Brody介绍,各个大学校长的压力都非常大。但是最终这家公司什么都没得到。
而且他们会要求企业将经费直接打进单位账户,不能直接支付给具体合作的科研人员。2006年,阿斯利康公司开始了271个接触项目,其中包括与科研单位开展的合作项目以及签订了一些其它的协议项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那根本不是合作,而是买卖。哈佛医学院的社会学家Eric Campbell认为,在合作工作中一般不太容易出现类似宣讲费一类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收紧预算也给各大科研单位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所以他们对这类合作项目也都非常感兴趣。Campbell也提到了另外一种情况,制药公司可能会因为公司产品的考虑而推迟发表科研论文,甚至是不发表论文。
这类合作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缓和制药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张气氛。到了2010年,他们的合作项目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594起。
辉瑞公司今年刚刚达成的这项合作计划将在美国波士顿建立一个实验室,招募大约50名科研人员,其中一半人会从辉瑞公司的现有雇员中挑选出来,另一半雇员则由那8家与辉瑞公司合作科研机构里的博士后组成。全球制药巨头新动向:与科研机构合作 2011-09-04 11:00 · aday 全球制药巨头都试图加强与学术科研机构的合作,希望借此举措加快新药研发的步伐。
不过Pepys也强调道无论如何,没有罗氏公司的帮助,他也不可能开发出那款化合物药物,他希望这款药物能够尽快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帮助那些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Pepys不得不又一次拿起法律的武器
经过长期研究熊思东课题组发现,大量自身活化细胞的DNA成份释放并堆积在血清中,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ature Reviews点评熊思东教授新成果 2011-09-04 17:00 · amy 近期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杂志评了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熊思东教授研究组的最新成果。在对大量狼疮病人和狼疮小鼠血清指标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在狼疮病人和狼疮小鼠体内SAP蛋白的产生水平明显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影响人群最广泛、最严重的自身免疫病之一,临床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发热、皮肤损害、关节肿痛、肾脏损害,半数病人还表现为狼疮肺炎、精神障碍等,最终多因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研究表明在疾病的早期补充SAP蛋白可以有效预防狼疮包括狼疮肾炎等的发生,如果在疾病严重期补充SAP蛋白,则可以明显减少狼疮小鼠的组织的破坏并减轻肾炎症状。这一研究成果已相继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国际免疫学权威杂志美国免疫学会会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和国际著名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PLoS One》上。
最新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杂志(图) 近期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杂志以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SAP-induced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option for SLE?为题点评了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熊思东教授研究组的最新成果,这项最新成果首次发现人体血清中正常存在着一种可以与DNA结合的重要血清淀粉样蛋白P成份(SAP蛋白),并首次提出SAP蛋白具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功能,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开辟了新的途径。虽然随着治疗手段进步,狼疮性肾炎病人5年生存率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44%已提高到目前的82%,但其平均寿命仅44岁。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为临床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结果发现,与正常的小鼠肾脏相比,狼疮小鼠肾炎的组织中会出现大量的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哨兵,正常情况下,它具有吞噬清除体内异物的功能,在肾脏中数量很少。
其发病率在全球不断攀升,发病率为35/10万,而中国发病率更高,达到75/10万。新成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了一特异性的新策略,也为进一步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更有针对性的可靠、有效药物靶点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研究人员给小鼠肾脏中补充SAP蛋白后,致病作用的巨噬细胞亚群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出现大量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巨噬细胞亚群。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给狼疮病人补充SAP蛋白可以预防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是一种针对病因的特异性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熊思东等研究发现小鼠狼疮肾炎组织中有大量的致病性巨噬细胞聚集,可能就是导致肾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寻找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根本原因,熊思东等把关注焦点集中在对患者杀伤力最大的狼疮肾炎上。
但在疾病情况下,巨噬细胞可能会丧失正常的对机体的保护功能,而变成致病性巨噬细胞因此,Collaborative Cross项目正在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合作,打算利用Collaborative Cross小鼠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实验室。
现在,Iraqi的课题组又在用同样的方法寻找能够抵抗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感染的基因以及与其它性状相关的基因。Collaborative Cross项目将构建出更多具有巨大遗传差异的实验小鼠,这些小鼠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致病基因。